穴道指壓圖    


惠婷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生素一覽表     


惠婷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主婦之友社

亞斯伯格症雖然具有自閉症的三種特性,但沒有智能發展遲緩的情形,而且通常從小就很喜歡與大人交談,擁有很容易判別的特性。

 

 亞斯伯格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九四四年,由奧地利的小兒科醫師亞斯伯格整理出來。他針對「沒有智能及語言發展遲緩情形,卻在社交功能、與他人的互動及行為上出現問題的孩子」提出一份報告。儘管他的論文後來引發了非常大的爭論,也大大改變人們對自閉症的概念,不過亞斯伯格的「報告」,最終還是受到人們重新認識,並持續到現在。

 

我行我素的行為


不顧慮對方的心情及狀況,言行舉止顯得我行我素


★通常喜歡與大人交談,勝過與同齡小孩交談。

惠婷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動‧先天還是後天?

過動是先天還是後天呢?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指出,根據目前醫學研究發現,導致過動的因素太多了,包含先天遺傳以及後天高糖、多添加物的飲食習慣、高壓教養方式、狹小活動環境…等彼此互相影響、交互作用。甚至是環境之中的DTT, 也就是常用的殺蟲劑以及為了讓蔬果長得更大、更好而噴灑的農藥,都是造成過動與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

雖然依照目前醫學基因技術,無法隔絕過動先天因子,不過,王宏哲專家表示,即便具有先天基因的孩子,並非百分百會顯現過動症狀,這就端看後天飲食、教養以及環境…等方面的調整,倘若配合得當就能夠改善或避免過動症狀產生。

與兄弟姊妹有關嗎?
過動兒與先天基因有關,那過動與兄弟姊妹是否有其相關性呢?王宏哲專家表示,並非姐姐是過動兒,妹妹就一定也是。維新復健科診所兒童職能治療師林茂勳則指出研究數據,過動的手足共病率約為20~25%,不過與出生順序、家庭子女數都沒有關係。

林茂勳治療師還表示,目前雙胞胎研究發現,如果是同卵雙胞胎其中一個為過動兒,另外一人也是過動兒的機率幾乎就是100%,這也是因為雙胞胎具有相同基因的關係;倘若為異卵雙胞胎,其共病率則是超過70%。

過動兒之外的孩子呢?
林茂勳治療師還要與爸比媽咪分享看到的國外研究──手足影響比遺傳影響力還高!假設家有姊妹兩個小孩,當姐姐想要專心寫作業時,就被過動兒妹妹被干擾而中斷,還得忍受妹妹不時發出的噪音,若姐姐持續在這樣生活環境成長,因而產生問題行為的比率較高。

對於家中的過動兒妹妹,爸比媽咪一定會將心力與焦點放在她身上,因此身為姐姐的照護與關心條件就較差,並可能衍生自發性問題,因此,林茂勳治療師提醒爸比媽咪不要忽略了另一個孩子的教養喔!

爸比媽咪也有過動現象!

惠婷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立群◎著

人稱「省話一哥」的實力派偶像歌手蕭敬騰日前自爆大字不識幾個,他的例子讓社會重新注意到閱讀障礙的問題,也引發不同層次的疑問:為什麼蕭敬騰直到二十多歲才知道自己有閱讀障礙?而閱讀障礙者是否都能如他,另外找到表現才華的天空?家長與老師又該如何及早發現、及早補救?

「我是個很不好的示範」、「很後悔,我什麼書都沒有讀、字都不會寫,」電視訪談節目裡,作曲、打鼓及彈奏鍵盤樂器皆無師自通的蕭敬騰哽咽自責。

唱片公司表示,走紅以來,蕭敬騰從不讀媒體的報導,只看照片好不好看;他的經紀人說,接下廣告片拍攝工作時,蕭無法讀詞,得靠旁人不斷重複唸給他聽。

後來帶他去看醫生,才知道他有「閱讀障礙」的問題,而且情況嚴重。以音樂人黃韻玲的名字為例,即使暗示「玲」的寫法是「斜玉旁的『玲』」,他仍然聽不懂、沒有概念。

致因:大腦活化區域異常

看到媒體的報導,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洪儷瑜為蕭敬騰說自己小時候沒有努力學讀寫字,感到心疼,因為閱讀障礙是可以補救的,但只因是一種隱形、內在的障礙,從外表看不出來,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洪儷瑜的研究顯示,閱讀障礙約占義務教育學童10%的比例,約二十多萬人。

台北市學習障礙者家長協會概略統計,協會裡,每10個學障孩子,就有6個有此困擾。

閱讀障礙是學習障礙(學障)的一種,致因來自於大腦處理語言訊號時,活化的區域有別於正常人;目前已知是染色體出現問題。而且不論使用的語言為何,由於處理聲韻及識字解碼的能力不足,因此在他們的識字理解裡,中文字音與字形(例如「ㄏㄟ·ㄇㄠ」與「黑·貓」)缺乏意義的連結。

惠婷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江奕賢◎著

當我們吃下砂糖或是飯、麵、麵包、玉米、綠豆等澱粉食物,經過消化後最終會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小腸吸收,進入到我們的血液循環當中,藉由血液運送到全身的細胞,接著細胞可以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


正常的情況下肌肉細胞與脂肪細胞需要胰島素來讓葡萄糖進入細胞,有些人天生無法順利產生胰島素,有些人則是因為某些原因,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下降,這兩種情況都會使得肌肉細胞與脂肪細胞無法獲取葡萄糖,而這就是糖尿病了。


我們常聽到的血糖其實指的就是葡萄糖,血糖一直維持高濃度並不是一件好事,除了持續刺激胰臟外,還有可能會增加血中其他蛋白質糖化的風險,糖化(Glycation)的蛋白質不僅本身功能會喪失,它們可能會被人體視為外來物而引起發炎反應,因此維持血糖的穩定對我們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糖化和慢性疾病與老化有關


糖化,又稱為「非酵素糖基化」,是蛋白質或是脂質與糖(像是果糖或葡萄糖)結合的結果,而這樣的反應並不被酵素所控制,受到酵素控制的則稱為糖基化(Glycosylation)。糖化可能發生在體內或體外。糖化是一種有害的反應,它會破壞生物分子的功能,而糖基化會發生在特定分子的特定部位,是為了賦予分子特殊功能所必須的反應。

惠婷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遷就孩子、習慣孩子有些壞習慣,看著可能很小,所以很容易被父母忽視,但這些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修改了,所以爸爸媽媽要留意一下孩子日常中是否有以下習慣

1、打斷你講話
孩子可能有時會很興奮想要告訴你一些事情,但如果總是允許他在你講話的時候打斷你的話,可能會讓孩子感覺他是擁有特權去取得別人的注意,而且不能忍受別人不理會他,以致日後可能會以自我為中心。

⋯⋯ 【解決方法】如果孩子跑過來纏著你講話,你可以指著凳子讓他過去坐並且在你結束講話前都要保持安靜;如果你要打電話或見朋友的話,告訴孩子要保持安靜並且不要打擾你,然後給他安排另外的活動。你的目的是讓他知道,如果中斷你的講話,他很難達到他的目的。


2、裝作沒有聽到你說話
不斷給孩子重復或提醒你的要求、指揮,會讓孩子養成等待你的提醒,而不是留心你所說的話,漸漸地還會發展到不理會你說的話。如果這種習慣繼續下去,他可能會變得目中無人,不會尊重別人。

【解決方法】盡量不要遠距離跟孩子說話,走到孩子前面跟他說清楚你的要求。當你說話的時候,要求孩子看著你,並要有所反應。


3、態度輕浮

惠婷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4親子天下雜誌5期

很多父母經常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情緒困擾,或經常因為孩子愛哭鬧、愛發脾氣、過度彆扭、固執等,讓父母的親職工作變得更為辛苦,甚至很多書上教導的方法和策略都難以用得上。

家裡如果有一個愛鬧脾氣或固執彆扭的孩子,會讓父母的情緒、生活,甚至全家的生活作息都受到嚴重的影響。尤其聽到坊間很多情緒困擾或情緒障礙等相關報導,更是讓父母擔心。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好像不僅是接納、包容就可以了事,自己的孩子現在的情緒問題會不會是情緒障礙,或會不會演變出將來的情緒障礙?

如何幫助孩子或家人解決情緒的問題、如何避免孩子將來出現情緒障礙,應該先有下列的認識和行動。

調適情緒的能力是重點

每個人難免都有情緒困擾,有情緒困擾常常是因為需求沒有獲得滿足,遇到受挫或壓力過大的情況,很直接的表達情緒,對於一個小學生或青少年而言,這種情緒困擾應該是正常的。目前對大腦的研究,發現人在受挫或壓力情境下,可以適當的調適情緒,不會採取衝動的反應,可能要等到二十餘歲,前額葉成熟之後,才能做得到。

如果小孩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或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才是大人應該擔心的事。所以,年紀小的孩子有情緒困擾,應該不是父母擔心的重點,但怎樣讓孩子學習其他適當的表達情緒方法,讓孩子順利發展出應有的情緒,而不要一直停留在自我的觀點、原始的情緒反應,也不要一直用直接、原始的哭鬧或肢體動作來表達,那才是父母要期待的目標。


惠婷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北市中和高中 黃玉真老師◎著

「老師、老師!張大同又在嘲笑李美麗不會背九九乘法了」這是小四的李美麗,因為弄不清楚九九乘法,就常常被同學霸凌,視為智障。

「這一道是我大學第一次失戀時割的;這一道是我第二任男朋友劈腿時割的;這一道是我先生有外遇時割的。」這是成年後的李美麗細述她手腕上的割痕。

在升學主義、考試主義、功利主義下,常常讓很多人不知如何面對生活的挫折與失落,於是免疫系統比較差的體質,就產生了心身症、精神官能症,乃至於是精神疾病。除了個人特質外,從小我們的學習成長環境,也忽略了最重要的生命教育,使我們忘了自己、忘了他人,乃至於忘了我們生存的環境。於是自我傷害、霸凌他人、破壞環境,造成了生命無窮盡的災難。

像李美麗這樣的個案,在我們的社會愈來愈多。從小時候的無助,到長大後的自我傷害,都是因為無法體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於是只好選擇自殘,來替代挫折所帶來的痛苦與悲傷,更甚者,是以自殺或者殺人,來毀滅生命的存在。

身為一個從事輔導工作的心理師,我很心疼這樣的個案;身為一個高中國文老師,我很惋惜這樣的學生。而我們深知,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所以紮根於國小的生命教育,的確是教養健康國民的最重大課題。

我很喜歡台灣一句諺語,是「樹頭若顧(站)好在,不怕樹尾做風颱」,樹的根生得深、紮得穩,即使狂風暴雨,損得了枝葉,也損不了樹根。在雨過天青後,樹木依然會迎向陽光,蓬勃生長。

同樣地,用在教育上,小學的生命教育紮得穩,國中、高中,乃至於大學,進入社會,即便在人生的旅途中,充滿荊棘與困頓,面對未來仍會有無窮的勇氣與希望。

而生命教育是什麼?依據教育部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生命教育活動乃從觀察與分享對生、老、病、死之感受的過程中,體會生命的意義及存在的價值,進而培養尊重和珍惜自己與他人生命的情懷。

惠婷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自:《親子天下》第28期

小朋友已小四了,但老是忘東忘西。我不斷提醒她,而且還和她一起擬了表格,告知她該做什麼事、帶什麼東西,但她總是做不好,甚至不做,例如考卷不寫也不交、不照課表帶課本、把不喜歡寫的作業及食物藏起來。最近我採用溝通的方式,讓她有彈性的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但還是沒效,請問專家我該怎麼做?


如何協助孩子減少忘東忘西的現象呢?以下提供一些方法供父母參考:


一、父母先安定自己:父母先安定自己的情緒,才能用客觀的態度看待孩子的行為,並找到有效方式與孩子互動。可以告訴自己:「忘東忘西一定有原因,代表孩子有困難,也是他學習解決問題的機會來了。」


二、安定孩子:其實孩子發現忘了時,多半會自責,對後果感到不安。父母此時不要論對錯,先安定他:「聯絡簿忘記拿回來,你心裡一定不好受。沒關係,學習的機會來了。」


三、陪孩子想辦法處理這件事:由孩子自行解決,會強化學習的經驗。先用開放性的問句:「聯絡簿忘記帶回來,你打算怎麼辦?」如果孩子可以用自己負責的方法解決,就鼓勵他去試試看。若孩子不知道怎麼辦,給他幾個建議:「你想打電話問老師,或同學呢?」然後請他選擇一個他做得到的方法。打電話前,聽聽看他打算怎麼說,陪他演練一次。

惠婷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